|
当前位置:含有“十”的佛学词语列表 |
|
|
·地位十信 [ 释义:(术语)唯识宗对于慈恩大师之立四十一位,西明法师立五十一位,初之十信,更分地位十信,与行解十信之二义。而地位之十信者,排列于十住前之位也。 ] |
·二十五谛 [ 释义:(术语)【参见: 数论外道】\n\n(术语)数论外道说明宇宙万有开展状况顺序之根木原理也。所谓二十五谛者如表。即自性(物质的本体),受神我(精神的本体)之作用而生大,由大生我慢,由我慢生五唯,五知根,五作业根,心根,又由五唯生五大。而神我与自性之关系,恰如跛者与瞽者。神我虽有智的作用,然不能动,自性虽有活动作用,然不能生为其活动之源之动机,盖神我为使自性有活动者,自性为使活动,动机实现者,由此二相生中间之二十三谛也。##【图像: T0063.JPG 删减】 ] |
·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 [ 释义:(名数)千手观音造次第法仪轨曰:“其尊之正面天冠上有三重。(中略)第三重有二十八部众,有各各本形。一、密迹金刚士,二、乌刍君荼央俱尸,三、魔醯那罗达,四、金毗罗陀迦毗罗,五、婆馺婆楼那,六、满善车钵真陀罗,七、萨遮摩和罗,八、鸠兰单托半只罗,九、毕婆伽罗王,十、应德毗多萨和罗,十一、梵摩三钵罗,十二、五部净居天,十三、释王三十三,十四、大辩功德天,十五、提头赖吒王,十六、神母女,十七、毗楼勒叉王,十八、毗楼博叉王,十九、毗沙门天王,二十、金色孔雀王,二十一、二十八部大仙众,二十二、摩尼跋陀罗,二十三、散支大将,二十四、难陀跋难陀,二十五、修罗、乾闼婆、迦楼罗王、紧那罗、摩[目*侯]罗伽,二十六、水火雷电神,二十七、鸠槃荼王,二十八、毗舍阇。 ] |
·三十六兽 [ 释义:(名数)一时各有三兽。总为三十六兽。止观八曰:“一时为三十二时,即有三十六兽。寅有三:初是猩,次是豹,次是虎;卯有三:狐,兔,貉;辰有三:龙,蛟,鱼;此九属东方木也。已有三:蝉,鲤,蛇;午有三:鹿,马,獐;未有三:羊,雁,鹰;此九属南方火也。申有三:狖,猿,猴;酉有三:乌,鸡,雉;戌有三:狗,狼,豺;此九属西方金也。亥有三:豕,貐,猪;子有三:猫,鼠,伏翼;丑有三:牛,蟹,鳖;此九属北方水也。”止观八之二开三十六兽为百八兽。但三十六兽出列子及琅玡代醉篇。 ] |
·十波罗夷 [ 释义:(术语)十重禁戒也。有显密二种。【参见: 十重戒】 ] |
·六十卷 [ 释义:(杂语)法华玄义十卷,释法华之大意,文句十卷,正释经文,摩诃止观十卷,明修行之方规,已上三十卷,乃天台大师说,章安大师笔受。又释签十卷,释法华玄义,疏记十卷,释文句,辅行传弘决十卷,释摩诃止观,已上三十卷,乃荆溪大师湛然述。本末合成六十卷,称之谓天台之三大部。 ] |
·十八檀林 [ 释义:(名数)【参见: 檀林】 ] |
·十度三行 [ 释义:(名数)十度一一各有三行:一、施度之三行,财施,法施及无畏施也,二、戒度之三行,摄律仪戒(持佛戒律具众威仪),摄善法戒(所作善法,悉皆摄持),饶益有情戒也。三、忍度之三行,耐怨害忍(无返,报心),安受苦忍,谛察法忍(审法性虚幻,超绝生灭)也。四、进度之三行,被甲精进,摄善精进,利乐精进也。五、禅度之三行,安住静虑(乱想不起深入禅定),引发静虑(知慧现前,生诸功德),辨事静虑(功行圆成利益众生)也。六、慧度之三行,生空无分别慧(平等照了俗谛之法),法空无分别慧(平等照了真谛之法),俱空无分别慧(超前二空悉皆平等)也。七、方便度之三行,进趣果向方便(修诸功德回向佛果),巧会有无方便(融会二谛),不舍不受方便(了达能所皆空)也。八、愿度之三行,求菩提愿,利乐他愿,外化愿也。九、力度之三行,思择力,修习力,变化力(神通力)也。十、智度之三行,无相智(达观性自空),受用法乐智,成熟有情智也。 ] |
·二十种喻法 [ 释义:(名数)一、般若为母,二、方便为父,三、檀为乳母,四、尸罗为养母,五、忍为庄严具,六、勤为养育者,七、禅为浣濯人,八、善知识为教授师,九、一切菩提分为伴侣,十、一切善法为眷属,十一、一切菩萨为兄弟,十二、菩提心为家,十三、如理修行为家法,十四、诸地为家处,十五、诸忍为家族,十六、大愿为家教,十七、满足诸行为顺家之法,十八、劝发大乘为绍家业,十九、法水灌顶一生所系之菩萨为王之太子,二十、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。 ] |
·善知识十德 [ 释义:(名数)善财童子南询第八参诣毗目仙人举十喻叹其功德:一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门,令我得入真实道故。二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乘,令我得至如来地故。三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船,令我得至智宝洲故。四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炬,令我得生十力光故。五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道,令我得入涅槃城故,六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灯,令我得见夷险道故。七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桥,令我得度险恶处故。八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盖,令我得生大慈凉故。九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眼,令我得见法性之门故。十善知识则是趣向一切智潮,令我得满足大悲之水故。见唐华严经六十四。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