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词典logo
当前位置:含有“十”的佛学词语列表
·四十二位 [ 释义:(名数)菩萨乘之行位也。【参见: 五十二位】 ]
·五十二身像 [ 释义:(图像)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,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罗。或名五通曼荼罗。即以阿弥陀佛为中心,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罗也。原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,故有此称。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,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,往安乐世界,白阿弥陀佛言:娑婆众生,愿生净土,无佛形像,愿求无由。请垂降许。佛言汝且前去,寻当现彼。及菩萨还,其像已至。一佛五十菩萨,各坐莲华,在树叶之上。菩萨取叶,而图写所在,流布远近。汉明帝感梦使往祈法,便获迦叶摩腾等,至洛阳。后腾姊之子作沙门,持此瑞像,又达此国,所在图之。未几,赍像西返。而此图传流不甚广。魏晋已来年代久远,又经灭法,经像湮除,此瑞迹殆将不见。隋文帝开教,有沙门明宪,从高齐道长法师所,得此一本,说其本起与传符。以是图写流布,遍于宇内。时北齐画工有曹仲达者,善丹青,妙尽梵迹,传模西瑞,为京邑所推。今寺壁之正阳皆其真范也。又隋江都安乐寺慧海,从齐州僧道诠得此图像,图写礼忏,具如续高僧传第十四等所记。尔来传写此像者亦多。案阿弥陀净土之变相,流布后代者不少,当以此像为最古也。 ]
·真福田十法行 [ 释义:(名数)首楞严三昧经下曰:“有十法行,名为真福田,一住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而不入法位云云。” ]
·八十八使见惑 [ 释义:(名数)对于八十一品之修惑,而有八十八使之【参见: 惑。见见惑】 ]
·八十四法 [ 释义:(名数)成实论所立。 ]
·法师十德 [ 释义:(名数)华严经十地品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,修行一切功德之愿行,为大法师,能守护如来之法藏,以无量之善巧智慧辩才能为大众演说法,使诸众生得大安乐。具此十德名为法师:一、善知法义,菩萨无碍之智,善知一切诸法之句义差别也。二、能广宣说,菩萨能以智慧广为众生立说如来微妙之法也。三、处众无畏,菩萨处大众会,善说法要,随他问难悉能酬答而无所畏也。四、无断辩才,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,经无量劫而相续不断也。五、巧方便说,菩萨随顺善巧方便机宜,说大说小,一切法门使他通解也。六、法随法行,菩萨说法使一切众生如说修行,随顺无违,修诸胜行也。七、威仪具足,菩萨于行住坐卧之四威仪中有威可畏,有仪可则,无有缺犯也。八、勇猛精进,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习一切善法,化导众生,而无有退转也。九、身心无倦,菩萨斋肃身心修诸胜行,常起慈心,摄化众生,无有懈怠也。十、成就忍力,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,成就无生法忍之力也。见华严经疏四十三。 ]
·融三世间十佛 [ 释义:(术语)谓解境之十佛也。以解境之十佛,融众生器智正觉之三世间而为十佛故也。 ]
·三十七道品 [ 释义:(名数)又名三十七品,三十七分法,三十七菩提分法。道者能通之义,到涅槃道路之资粮,有三十七种。如四念处,四正勤,四如意足,五根,五力,七觉支,八正道是也。维摩经佛国品曰:“三十七道品,是菩萨净土。”自誓三昧经曰:“善权随时,三十七品具足佛事。”法界次第中之下曰:“道者能通义,品者品类也。” ]
·三十七尊出生义 [ 释义:(书名)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之略名。 ]
·三十七尊礼 [ 释义:(书名)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之略名。 ]
第 39 页/共 105 页   上页 下页

 >> 友情链接
58good 币安app官网 手游盒子下载 郴州男科医院 建管家南昌站 CMMI认证 短信验证码平台 明星排行 阿里下载站 台灣佛教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 高校网址大全 南京出租车025定制 周公解梦原版  币安芝麻火币注册:quliaomy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