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词典logo
当前位置:含有“十”的佛学词语列表
·十一门 [ 释义:(名数)唐光明寺和尚释观经三辈九品立十一门之义。其九品各有十一义,相乘则为九十九义。加以总之一义,为总别一百义也。一总明告命,告命阿难及韦提希二人谛听善思者是也。二辨定其位,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是也。此二门有总别之二,告命是总,后十门是别。三总举有缘之类,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是也。四辨定三心为正因,发三种心等是也。此二门人法相对。五正简机之堪与不堪,若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等是也。六正明受法之不同。何等为三,一者慈心不杀等是也。此二门亦人法相对。七正明修行之时节延促有异,回向发愿愿生彼国是也。八明愿回所修之行,而生于弥陀佛国,具此功德已下是也。此二门时与处相对。而上来之八门,悉在此土。九明临命终时圣众来迎接之不同,去时之迟速。生彼国时已下是也。十明到彼华开迟速之不同。往彼国已已下是也。此二门第九该净秽,第十遍净土也。十一明华开已后,得益有异,见佛色身已下是也。此中第十障尽花开。第十一闻法而渐证菩提也。见观经散善义,同记。 ]
·十一面观自在法 [ 释义:(修法)此道场观,当金刚合掌而观想,妙高山之顶,有宝楼阁,其殿以无量之众宝而成,处处悬列珠鬘璎珞铃铎缯丝,微风摇激,出和雅之音,以种种之摩尼半满月等校饰之。复有无量之诸供养具,遍满楼中。于其殿内观大曼荼罗,曼荼罗之中心,有莲华台,莲上有月轮,轮内有[8770]字,字变为贤瓶,贤瓶变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。具足十一面。左手执红莲华与军持,展右臂以挂数珠,及作施无畏之印。莲华部之眷属围绕之。见百二十尊法观音部。 ]
·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[ 释义:(经名)三卷,唐不空译。 ]
·十一面神咒心经 [ 释义:(经名)一卷,唐玄奘译,慧沼疏,遁论疏,各有一卷。 ]
·十一生类 [ 释义:(名数)金刚经曰:“一卵生、二胎生、三湿生、四化生、五有色生、六无色生、七有想生、八无想生、九非有想生、十非无想生。”此中前四生,【参见: 四生】。第五之有色生,为色界四禅天之众生。第六之无色生,为无色界四空处之众生。第七之有想生,则为三界九地中除第四禅无想天之众生,其余一切之众生也。第八之无 想生,即无想天之众生。第九之非有想生与第十之非无想生,则二分非想非非想处之一处也。加一以总通之一生,则为十一生。犹如华严之九世加想而为十世也。性灵集六曰:“十一生类入无余而不度。” ]
·十一位 [ 释义:(名数)十地与妙觉位也。 ]
·十一种不还 [ 释义:(名数)是成实论之所明。一、现般,是俱舍七种不还中之现般也。二、转世,谓既得预流果,经多生欲界之生,得那含,即得罗汉者。俱舍无之。三、中般,五种不还中之中般也。四、生般,五种不还中之生般也。五、有行般,五种不还中之有行般也。六、无行般,五种不还中之无行般也。七、乐定,八、乐慧,此二者为五种不还中上流般之乐定,乐慧二者。九、信解,十、见到,新云见至,是修道中钝利之二根,俱舍七圣中之第三第四也。十一、身证,为于前人中得灭尽定者。俱舍不摄之于有学。见大乘义章十一本。 ]
·十一种稠林 [ 释义:(譬喻)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十一种之稠林:一众生心之稠林。(中略)烦恼,业,根,解,性,乐欲,随眠,受生,习气相续,三聚差别之稠林。 ]
·十一宗 [ 释义:(名数)外道之十一宗也。【参见: 外道】 ]
·十愿 [ 释义:(名数)【参见: 普贤】 ]
第 43 页/共 105 页   上页 下页

 >> 友情链接
58good 币安app官网 手游盒子下载 郴州男科医院 建管家南昌站 CMMI认证 短信验证码平台 明星排行 阿里下载站 台灣佛教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 高校网址大全 南京出租车025定制 周公解梦原版  币安芝麻火币注册:quliaomy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