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当前位置:含有“一”的佛学词语列表 |
|
|
·三界唯一心 [ 释义:(术语)古来华严经之偈曰:“三界唯一心,心外无别法,心佛及众生,是三无差别。”虽习之。而此经中无此成语。八十华严经三十七卷十地品曰:“三界所有唯是一心。”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:“心如工画师,画种种五阴。一切世界中,无法而不造。如心佛亦然,如佛众生然。心佛及众生,是三无差别。”取此二颂文一经之主意者。不知为谁创造。 ] |
·迦旃延论议第一 [ 释义:(杂语)【参见: 摩诃迦旃延】 ] |
·华严一乘 [ 释义:(术语)一切众生乘唯一道而尽成佛,是云一乘。法华经说此旨,谓之法华一乘,华严经说此理,谓之华严一乘。依华严宗之意,佛之说一乘,有种种。如楞伽胜鬘为绝想一乘,如法华涅槃为同教一乘,华严经为别教一乘。见五教章。 ] |
·一箧四蛇 [ 释义:(譬喻)以一箧盛四蛇,喻一身之四大和合也。涅槃经二十三曰:“譬如有王,以四毒蛇,盛之一箧,令人赡养喂饲。卧起摩跣其身,若令一蛇生嗔恚者,我当准法戮之都市。”四卷金光明经一曰:“地水火风,合集成立,随时增减,共相残害,犹如四蛇,同处一箧,四大蚖蛇,其性各异。”止观一下曰:“三界无常,一箧偏苦。” ] |
·一阐底迦 [ 释义:(术语)【参见: 一阐提】 ] |
·六窗一猿 [ 释义:(譬喻)眼耳等六根譬以六窗,心识譬以一猕猴。是一识外道之邪计也。行事钞下四曰:“一识外道,如一室六扃,猕猴遍历,根亦如是,一识通游。”然通大小乘有六识体一体别之论,小乘之有部宗,取体别,成实宗取体一,大乘之法相宗以体别为正义。六窗一猿,为体一家之譬也。成实论一心品曰:“又杂藏中比丘言,五门窟中猕猴动发,猕猴且住,勿谓如本,故知一心。”大乘义章三未曰:“有人宣说,六识之心,随根虽别,体性是一,往来彼此,如一猿猴六窗俱现,心识如是,六根中现,非有六心。” ] |
·三即一 [ 释义:(术语)三乘教即一乘教之意。 ] |
·一百八十五龙王 [ 释义:(名数)出于大云请雨经。 ] |
·本愿一实 [ 释义:(术语)如来之本愿,即一实之理。教行信证文类三本曰:“道者即是本愿一实之直道。” ] |
·一百一十知识 [ 释义:(名数)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。经之结文,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,而实际所说者,只有五十四处,遇五十五知识也(德生与有德遇于同处)。然结为一百一十知识者,在五十五知识之下,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,二倍之故,故有此数也。又常曰五十三参者,谓五十五人中,文殊前后参两度。又德生与有德在同处参见,各省去一名故也。【参见: 五十三知识】 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