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词典logo
当前位置:含有“一”的佛学词语列表
·四十一位 [ 释义:(名数)为菩萨之阶位,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,及等觉是也。以此四十位修行之功德,而庄严佛果,故言四十一地之璎珞等。【参见: 五十二位】 ]
·一宁 [ 释义:(人名)号一山。台州人。俗姓胡氏,长入佛门,待郡之鸿福寺无等融公。二年,辞入四明山,随普光寺处谦,习法华诸经。后受律宗台宗之教旨。元成宗欲遣有道名僧,劝化日本归附,众推一宁。大德三年,成宗赐金襕之僧伽梨,并妙慈弘济之号。敕使东航。日本疑为游侦,禁锢之。师昼夜禅诵。悠然乐道。未几,解禁。迭主建长圆觉南禅诸寺。年七十一寂。有偈曰:横行一世,佛祖吞气,箭已离弦,虚空坠地。日本人列入本国高僧传。 ]
·一杀多生 [ 释义:(杂语)杀一人救多人也。杀生虽为罪恶之业,然杀一人,得生多数之人,则却为功德。瑜伽论第四十一曰:“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,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,或复欲造多无间业,我宁杀彼堕那落迦,终不令其受无间苦,如是思维,以怜愍心而断彼命,由是因缘,于菩萨戒,无所违犯,生多功德”云。涅槃经第十二,记仙豫王杀害世恶婆罗门,以其因缘却不堕地狱。行愿品疏钞五,引报恩经文以明一杀多生之因缘。报恩经七曰:“有一婆罗门子,聪明黠慧,受持五戒护持正法。婆罗门子缘事他行,有五百人,共为徒侣。前至险路,五百群贼,常住其中。贼主密遣一人,历伺诸伴,应时欲发。尔时贼中复有一人,先与是婆罗门子,亲善知识,故先来告语。尔时婆罗门子,闻此语已,譬如人噎,既不得咽,又不得吐。欲告语伴,惧畏诸伴害此一人;若害此人,惧畏诸伴没三恶道,受无量苦;若默然者,贼当害伴;若害诸伴,贼堕三恶道,受无量苦。作是念已,我当设大方便利益众生,三恶道苦,是我所宜。思惟是已,即便持刀断此贼命,使诸同伴安隐无为。” ]
·一万僧会 [ 释义:(行事)会僧一万人而作法事也。若会千人则曰千僧会。 ]
·一心金刚宝戒 [ 释义:(术语)天台宗相传之菩萨戒名。依梵网经而立此称。又名圆顿戒。其戒相仅为梵网之十重四十八轻戒。梵网经下曰:“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,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,一切菩萨本源。” ]
·一行三昧 [ 释义:(术语)心定于一行而修三昧也。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。三藏法数四曰:“一行三昧者,惟专一行,修习正定也。”此有事理二种。理之一行三昧者。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。文殊般若经下曰:“法界一相,系缘法界,是名一行三昧。(中略)入一行三昧者,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。”起信论曰:“依是三昧故,则知法界一相,谓一切诸佛法身,与众生身,平等无二,即名一行三昧,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。”六祖坛经曰:“若于一切处,行住坐卧,纯一直心,不动道场,直成净土,此名一行三昧。”次,事之一行三昧,即念佛三昧之异名。一心念佛也。文殊般若经下曰:“若善男子善女人,欲入一行三昧,应处空闲,舍诸乱意,不取相貌,系心一佛,专称名字,随佛方所,端身正向,能于一佛,念念相续,即是念中,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。”见起信论义记下末,安乐集下,往生礼赞。 ]
·一音 [ 释义:(术语)一音声也,指如来之说法而言。维摩经佛国品曰:“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”止观七下曰:“一音殊唱,万听咸悦。” ]
·一由缮那 [ 释义:(杂语)由旬之新称。【参见: 由旬】 ]
·一真 [ 释义:(术语)又名一如。亦曰一实。皆为绝待之真理也。一者无二,以平等不二之故谓之一。真者离虚妄之义,所谓真如也。 ]
·解空第一 [ 释义:(故事)增一阿含经三曰:“恒乐空定,分别空义。所谓须菩提比丘是。”止观六曰:“须菩提,空智偏明,能于石室见佛法身,故大品中被加说般若。”肇论下曰:“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,释梵绝听而雨花。”同注曰:“大品般若自天主品以来,须菩提依幻化喻,广说甚深般若无说无听之理。” ]
第 32 页/共 81 页   上页 下页

 >> 友情链接
58good 币安app官网 手游盒子下载 郴州男科医院 建管家南昌站 CMMI认证 短信验证码平台 明星排行 阿里下载站 台灣佛教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 高校网址大全 南京出租车025定制 周公解梦原版  币安芝麻火币注册:quliaomy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