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词典logo
当前位置:含有“”的佛学词语列表
·二往 [ 释义:(名数)又名再往。谓再诠义也。止观七曰:“一往然,二往不然。” ]
·通慧 [ 释义:(术语)神通与智慧。又诸神通以慧为体,故云通慧,通即慧也。俱舍论二十七曰:“如是六通解脱道摄。慧为自性。”无量寿经上曰:“诸通慧声。” ]
·二学 [ 释义:(名数)一读诵,二禅思。释氏要觉中曰:“毗奈耶云:佛说有二种学业:一读诵,二禅思。” ]
·通戒 [ 释义:(术语)又云略戒:“诸恶莫作,众(或作诸)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等之偈颂也。是过去七佛所通说,又为通于一切大小乘之戒经,故谓之通戒。七佛各有通戒。【参见: 七佛通戒】 ]
·二无记 [ 释义:(名数)无记性之体有二种,一有覆无记,妄惑之体性极为羸劣者,如俱生起之我法二执即第七识是也。是体性极为羸弱,故曰无记,然为自性妄惑,能隐覆圣道,故名有覆无记。二无覆无记,如阿赖耶识之自体及内之五根,外之山河草木等是也。非自性妄惑,而羸弱,非善恶,故曰无覆无记。见百法问答钞三。\n\n(名数)体性羸弱,不可记善,不可记恶者,曰无记性。此无记有二种:一、有覆无记,惑障之极微弱者,惑障隐覆圣道,故曰有覆,非感苦果之恶性,故曰无记。又名染无记。如俱生之我见是也。二、无覆无记,离惑障之无记法也,又名净无记。宿世业力如所感之五蕴色心及山河草木等,即一切之果报是也。见唯识论三,百法问答钞三,七帖见闻三末。 ]
·二食 [ 释义:(名数)一、法喜食,闻法欢喜,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,犹世间之食,能养诸根,支持其身也。二、禅悦食,入于禅定得安静之悦乐,因而增长善根资益慧命,犹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也。见法华文句八。【又】一、正命食,出家之人,常以乞食自资色身,清净延命,故曰正命食。二、邪命食,依四邪或五邪之法而活命,故曰邪命食。 ]
·同境依 [ 释义:(术语)诸识记种依之一。 ]
·二增菩萨 [ 释义:(名数)菩萨有二类:一、智增菩萨,大智之性分增上,而断恶证理自利之善根多,利生化物之善根少者。二、悲增菩萨,大悲之性分增上,欲久住生死,利乐有情,不欲疾进菩提之果者。故智增之菩萨,于初地舍分段身而取变易身,悲增之菩萨,至第八地初舍分段身也。见百法问答钞七。 ]
·伽伽那必利绮那 [ 释义:(书名)【参见: 伽伽那卑丽叉尼】。 ]
·添品法华 [ 释义:(经名)添品妙法莲华经之略。 ]
第 7 页/共 3092 页   上页 下页

 >> 友情链接
58good 手游 币安app官网 手游盒子下载 手游网 建管家南昌站 CMMI认证 短信验证码平台 明星排行 阿里下载站 台灣佛教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 台灣佛教 高校网址大全 南京出租车025定制 周公解梦原版  币安芝麻火币注册:quliaomy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