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词典logo
当前位置:含有“一”的佛学词语列表
·一念三千 [ 释义:(术语)天台宗之观法,观一念之心而具三千诸法也。一心三观,北齐慧文禅师于中论发之。一念三千,天台大师于法华经发之。三千者,地狱,饿鬼,畜生,阿罗修,人,天,声闻,缘觉,菩萨,佛之境界为界,据由圆融之妙理。此十界互具十界,则相乘而为百界,百界一一有性,相,体,力,作,因,缘,果,报,本末究竟十如之义,则相乘而为千如,此千如各有众生,国土,五阴三世间之别,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。于是一切之法尽矣。止观五上曰:“夫一心具十法界,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,一界具三十种世间,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,此三千在一念心。若无心而己,介尔有心,即具三千。”止观五曰:“问一念具十法界,为作念具?为任运具?答:诸性自尔,非作所成。如一微尘,具十方分。” ]
·除一切热恼菩萨 [ 释义:(菩萨)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尊也。【参见: 除盖障院八菩萨】 ]
·一切如来诸法本性清净莲华三昧 [ 释义:(术语)称大日如来所入西方妙观察智大智慧门之莲华三昧。由此而阿弥陀如来出生。见摄真实经上。 ]
·一切种智 [ 释义:(术语)三智之一。言能以一种之智,知一切诸佛之道法,又能知一切众生之因种也。【参见: 三智】 ]
·观音顶上十一面 [ 释义:(图像)千光眼秘法经曰:“顶有十一面。当前三面为菩萨相,右边三面白牙出上相,左边三面忿怒相,当后一面暴笑相,顶上一面如来相。”【参见: 十一面观音】 ]
·千无一失 [ 释义:(术语)对于杂修之失,千中无一,而称专修者之德也。千人中千人往生,故云无有一失。 ]
·一心三观 [ 释义:(术语)又曰圆融三观,不可思议三观,或不次第三观。为天台圆教之观法,利根菩萨之所修习。原出于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三智一心中得之文。又得中论观四谛品,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无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之意,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。天台观经疏曰:“一心三观者,此出释论。论云:三智实在一心中,得秪一观而三观,观于一谛而三谛,故名一心三观。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,如此三相,在一心中。此观成时,证一心三智。”又摩诃止观五上曰:“一空一切空,无假中而不空,总空观也。一假一切假,无空中而不假,总假观也。一中一切中,无空假而不中,总中观也。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。”盖天台之意,在对于别教隔历之次第三观,而明圆教之不次第三观也。别教之说,先修空观,破见思之惑,得一切智,而证真谛之理,次修假观,破尘沙之惑,得道种智,而知假谛恒沙之法门,后修中观,破无明之惑,得一切种智,而证中道法身,故三观次第而用之。圆教之说则不然,三观融即于一心,不纵不横,恰如伊字之三点,又如一刹那之法,有生住灭之三相,三即非三一即非一。是故举一观,即圆具三观。谓举一空观,则假中亦空。以三观悉能荡相著故也。举一假观,则空中亦假。以三观皆有立法之义故也。举一中观,则空假亦中。以三观之当处皆为绝对故也。是即三观只在一心,故得一一之观,任运具三。如是三一圆融,修性泯绝,非次第而入,非并别而观,故得三惑破于一时,三智发于一心。所以称为不可思议之三观也。维摩经玄疏三,明一心三观,有三意:一、所观之境,即一念无明之心,因缘所生之十法界也。二、能观,观此一念无明之心,圆照三谛之理。三、证成,证一心三观,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。古来惟天台一家,立一心三观之论目。其余诸教,绝不说一心三观之旨。又见维摩经略疏七及止观辅行五之三。 ]
·一增一减 [ 释义:(术语)经劫之间人寿一增一减也。俱舍论光记十二曰:“增减者,从人寿十岁,增至八万岁,复从八万岁,减至十岁。”此一增一减之间,新译家称曰中劫。俱舍论十二曰:“此洲人寿经无量时,至住劫初,寿方渐减。从无量减,至极十年,即名为初一住中劫。此后十八,皆有增减。谓从十年增至八万,复从八万减至十年,尔乃名为第二中劫。次后十七,例皆如是。于十八后,从十岁增,极至八万岁,名第二中劫。”旧译家名此一增一减曰小劫。佛祖统纪三十曰:“如是一减一增,为一小劫,二十增减为一中劫。” ]
·一庄严三昧 [ 释义:(术语)观得诸法一昧相之三昧也。见智度论四十七。 ]
·有一人 [ 释义:(公案)谓寂然不动自证独悟之佛也。与赵州所谓屋里之真佛同。圆智禅师问石霜和尚曰:有一人无出入息,速道将来。霜曰:不道。圆曰:因何不道?霜曰:不将来。又问鲁祖:出息不涉众缘,入息不居阴界,住此意时如何?祖曰:有一人无出入气息。 ]
第 16 页/共 81 页   上页 下页

 >> 友情链接
58good 币安app官网 手游盒子下载 手游网 郴州男科医院 建管家南昌站 CMMI认证 短信验证码平台 明星排行 阿里下载站 台灣佛教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 高校网址大全 南京出租车025定制 周公解梦原版  币安芝麻火币注册:quliaomy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