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词典logo
  佛词: 一心三观
  解释: (术语)又曰圆融三观,不可思议三观,或不次第三观。为天台圆教之观法,利根菩萨之所修习。原出于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三智一心中得之文。又得中论观四谛品,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无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之意,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。天台观经疏曰:“一心三观者,此出释论。论云:三智实在一心中,得秪一观而三观,观于一谛而三谛,故名一心三观。类如一心而有生住灭,如此三相,在一心中。此观成时,证一心三智。”又摩诃止观五上曰:“一空一切空,无假中而不空,总空观也。一假一切假,无空中而不假,总假观也。一中一切中,无空假而不中,总中观也。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一心三观。”盖天台之意,在对于别教隔历之次第三观,而明圆教之不次第三观也。别教之说,先修空观,破见思之惑,得一切智,而证真谛之理,次修假观,破尘沙之惑,得道种智,而知假谛恒沙之法门,后修中观,破无明之惑,得一切种智,而证中道法身,故三观次第而用之。圆教之说则不然,三观融即于一心,不纵不横,恰如伊字之三点,又如一刹那之法,有生住灭之三相,三即非三一即非一。是故举一观,即圆具三观。谓举一空观,则假中亦空。以三观悉能荡相著故也。举一假观,则空中亦假。以三观皆有立法之义故也。举一中观,则空假亦中。以三观之当处皆为绝对故也。是即三观只在一心,故得一一之观,任运具三。如是三一圆融,修性泯绝,非次第而入,非并别而观,故得三惑破于一时,三智发于一心。所以称为不可思议之三观也。维摩经玄疏三,明一心三观,有三意:一、所观之境,即一念无明之心,因缘所生之十法界也。二、能观,观此一念无明之心,圆照三谛之理。三、证成,证一心三观,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。古来惟天台一家,立一心三观之论目。其余诸教,绝不说一心三观之旨。又见维摩经略疏七及止观辅行五之三。
  浏览: 21


佛学文章推荐
·佛教有哪些主要节日
·“水陆法会”最早是什么时候形成的?
·八正道,亦称八支正道、八支圣道或八圣道
·印光大师:一代时教,皆念佛法门之注脚
·中国文化的格局与士的使命
·《佛学大辞典》来历及其作者
·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
·用佛法的智慧透视生活
·如来十号是什么?
·什么是佛? 二十个佛教常识

 >> 友情链接
58good 网贷退费,贷款口子 币安app官网 优秀币 挂机方案计划研究中心 思维导图 南京治疗抑郁较好的医院 建管家南昌站 工业大风扇 CMMI认证 短信验证码平台 广州保安公司 雙效犀利士哪裡買 明星排行 台灣佛教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 台灣佛教 高校网址大全 jabajt